Language

400-858-6699

PET 考试真有那么难?从 KET 到 PET 的跨越里藏着答案

发布者:北雅国际英语 发布时间:2025-07-28 11:10

“刚过了 KET 良好,直接冲 PET 能行吗?” 这是后台仅次于 “PET 到底难不难” 的高频问题。作为带过四届 PET 考生的老师,见过太多孩子在这道坎前犹豫 —— 有人觉得它像 KET 的 “升级版”,也有人考完直呼 “比想象中温柔”。其实 PET 的难度,藏在从 “基础沟通” 到 “灵活运用” 的跨越里,得掰开揉碎了说才清楚。

先看最明显的门槛变化:词汇量要求从 1500 跃升到 3500。但别被数字差吓住,其中 2000 词是 KET 阶段就接触过的核心词,只是在 PET 里会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比如 “offer” 在 KET 里只考 “提供”,到 PET 就会涉及 “job offer”(工作邀约)、“on offer”(特价)等搭配。去年有个初二学生用 “词根联想本” 记单词,把 “act” 衍生出的 “action”“active”“actor” 归成一组,三个月就突破了词汇关,关键在于找到关联记忆的窍门。

听读写的 “进阶感” 体现在细节里。听力第四部分的独白最容易拉开差距,不再是简单的 “地点”“时间” 问答,而是需要捕捉 “观点”—— 比如说话人评价一部电影时说 “it's not my cup of tea”,实际是表达不喜欢。有个学生总结出 “圈画形容词” 的技巧,把听到的 “boring”“fascinating” 都标出来,这部分正确率从 60% 提到了 90%。阅读的完形填空则考验 “语境逻辑”,同样是 “put on”,在 “put on a coat” 和 “put on a show” 里的含义完全不同,需要结合上下文判断。

写作的提升最直观。不再是 KET 的简单句拼凑,需要写出 80 词的邮件和 100 词的故事。但模板依然好用,邮件里用 “I'm writing to...” 开头,故事用 “One day...” 引入,只要保证情节完整就能拿基础分。有个内向的男孩不爱动笔,却喜欢看漫画,老师让他把故事写成 “漫画脚本”,分镜式的写作让他找到了乐趣,考试时居然超水平发挥拿了高分。

口语的 “互动感” 更强。不再是 KET 的简单问答,需要和搭档完成 “合作任务”,比如一起规划周末活动。有对三年级搭档,词汇量不算顶尖,但擅长用 “Shall we...?”“What about...?” 衔接,自然的互动让考官给了高分。其实考官更看重 “沟通意愿”,哪怕用简单句,敢说就赢了一半。

真实难度参考:过了 KET 的孩子,系统学半年基本能过 PET;初中生英语基础好的,四个月集中备考足够。去年有个六年级学生,KET 刚及格,家长没逼他刷题,而是让他每周看两集无字幕动画片,半年后 PET 居然考了优秀。反倒是有些急着跳级的孩子,KET 基础没打牢就冲 PET,结果越考越没信心。

说到底,PET 就像英语学习路上的 “二级台阶”,难不难取决于你有没有在 KET 阶段站稳脚跟。它考察的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 “用英语做事” 的本事 —— 能看懂简单的英文说明书吗?能给外国朋友写封邮件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不妨大胆试试,毕竟语言的价值,本就在于沟通而非考试。

置顶